国家授时中心科研党支部联合开展“烽火青春,科创报国”主题党日活动

    为了铭记革命历史,传承红色基因,激发党员爱岗敬业的工作热情,4月25日,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高精度时间传递与精密测定轨研究室党支部和时间频率测量与控制研究室党支部联合开展“烽火青春,科创报国”——赴泾阳安吴青年训练班纪念馆、泾阳国家大地原点进行主题党日活动。

    安吴青训班(1937-1940年)是中共中央在抗日战争时期创办的著名青年干部培训机构,被誉为“抗日青年的熔炉”。在物资匮乏、战火纷飞的条件下,青训班坚持“学好本领,上前线去”的宗旨,短短三年培养出万余名革命骨干。这里诞生了“忠诚、奋斗、团结、奉献”的青训班精神,忠诚于党的坚定信念:学员们在民族存亡之际毅然投身革命,将个人命运与党的使命紧密相连;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窑洞作教室、膝盖当课桌,在极端环境中坚持学习与战斗;知行合一的实践品格:既学马列理论,又练军事技能,直接奔赴抗日最前线。

    全体党员在安吴青训班广场上重温了入党誓词,更加坚定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使命与担当。通过实地参观安吴青训班,史料学习与专题讨论,全体党员的思想受到深刻洗礼,那段烽火连天中坚持办学、为党育才的峥嵘岁月仿佛重现眼前。

    随后,两个支部在国测一大队王老师的带领下,参观了位于泾阳的国家大地原点。通过王老师的讲解,大家了解到,泾阳国家大地原点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泾阳县永乐镇,是中国地理坐标系统的基准点,承担着全国大地测量的起算功能。新中国成立初期沿用苏联的“1954北京坐标系”,其原点位于列宁格勒普尔科夫天文台,导致测绘误差较大(东部误差达60米,南沙群岛更甚)。20世纪70年代,中国决定建立自主的大地坐标系统。1975年启动选点,国测一大队历时3年完成勘选与建设,于1978年12月建成并投入使用,标志着中国独立的大地坐标系统“1980国家大地坐标系”,建成后以“3261工程”代称。

    站在大地原点的标志碑前,党员们意识到全国所有的地图导航、工程建设、国土规划的数据都源于这一点。这种“万数归一”的科学性令人肃然起敬。

全体党员在安吴青训班纪念馆前合影

全体党员在安吴青训班纪念馆广场重温入党誓词

全体党员在大地原点前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