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深化科技体制改革 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 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

科技部党组副书记、副部长 王志刚

在刚刚闭幕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从国家发展战略和全局高度,深刻分析了国内外科技经济新形势,提出了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指导思想、目标和任务。温家宝总理从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的角度出发,突出强调了推动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增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作为促进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抓手,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实施以来,在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促进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新形势下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对于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具有重要意义。

“十一五”时期,为贯彻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推进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科技部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实施了技术创新引导工程。2011年我国企业研发经费支出占总研发经费的74%,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授权量近5年增长了3倍多;在重点行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推动近2000家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构建了95个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

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作为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重要举措,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必将在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上发挥更大作用。

一是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培育创新型企业。

建立企业主导产业技术研发创新的体制机制,整合相关资源构建产业共性技术研发基地,加大对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扶持,发展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集群,鼓励企业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着眼全球化竞争,培育形成若干综合竞争力位居世界前列的创新型企业。

二是积极发展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

围绕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和传统产业升级与技术改造,结合重大专项实施,推动构建一批大中小企业联合、产学研合作、产业链上中下游有效衔接的联盟,研发一批重大创新产品,形成自主知识产权和技术标准,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

三是大力推动技术创新服务平台建设,支撑服务企业创新发展。

面向行业和企业技术创新需求,整合资源,推动构建一批技术创新服务平台,促进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高效利用。提高科研院所和高等学校创新服务能力。

四是创新人才发展机制,支持企业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

技术创新工程实施需要一大批科技人才特别是工程技术人才,要健全科技人才流动机制和科技人员服务企业技术创新的长效机制。夯实实体经济这个基础,企业是主体,工程技术人才是主力。

五是完善激励企业技术创新的政策措施,不断优化创新环境。

扩大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适用范围;加大企业研发设备加速折旧政策的落实力度;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认定办法;推动科技成果转化法的修订工作。同时,加强对技术创新工程实施绩效的调查、监测和评估。

深入实施国家技术创新工程需要科技、经济、财政、教育、金融等各方面配合协作,更加需要全社会的广泛参与,我们将进一步建立部门联合推进机制,深入开展省市试点工作,充分调动企业、高等学校、科研机构和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发挥各自优势,加强协作,形成共同推进技术创新工程实施的良好局面。在技术创新工程实施中,要更加强调创新对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引领作用,强化技术创新工程实施与科技改革发展重点任务的衔接配合,强化科技成果对经济的影响力、效率和竞争力,为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实现创新驱动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发挥骨干引领作用 服务国家战略需求

中国科学院院长、党组书记 白春礼

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指明了科研院所改革发展的方向。中国科学院认真学习领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和《意见》精神,进一步增强了责任感使命感,在实施“创新2020”中,将牢牢把握服务国家战略需求这一主线,面向世界科技前沿,恪守战略定位,坚持民主办院、开放兴院、人才强院,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着力深化体制机制改革,着力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出成果、出人才、出思想,努力成为引领我国科技创新跨越的“火车头”,推动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先行者”,促进我国实现科学发展的“思想库”,培育我国科技骨干人才的“大学校”。

一、致力重大创新突破,为创新驱动发展提供有力科技支撑。

围绕主题主线,抓住关系国家全局与长远发展的关键领域和现代化建设的重大问题,把握可能发生革命性变革的重要基础和前沿方向,明确战略重点,找准科技创新主攻方向,按照“上天入地下海,宏观微观贯通,顶天立地结合”进行整体布局。集中全院力量,抓大育小,组织实施具有先导性、战略性、创造性、全局性的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扎实抓好承担的国家科技重大专项任务,积极建议和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任务,开展支撑服务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科技攻关,着力促进重大产出,培育未来竞争新优势。

二、深化体制机制改革,为建设中国特色国家创新体系探索新路子。

建立研究机构、教育机构、学部“三位一体”的组织架构,由学部承担全院学术委员会的重要职责,加强对全院学术委员会系统的统筹协调,建立院重要科技决策听取学部咨询意见、学部参与院级科技评估工作的程序和机制,加强研究机构、教育机构对学部工作的支撑。深入实施人才培养引进系统工程,建立领军人才、骨干人才、青年人才、支撑管理人才有机衔接的培养体系,完善科学研究与人才教育有机结合的模式。建立重大产出导向的资源配置体系和研究所评价体系,优先支持重点领域、重大科技任务和战略布局调整,加强人才计划、科技计划和科技平台建设的协调及资源统筹配置,形成人财物协同投入机制,加大稳定支持力度,保障科研人员科研时间,适当延长评估周期、减少评估频次、完善评价标准,摒弃数量评价和单纯论文导向,突出研究质量和实际贡献。

三、大力加强协同创新,促进科技与经济、科技与教育紧密结合。

围绕国家区域和产业发展的重大需求,以我院相对集中的创新单元为依托,通过体制机制改革,整合资源,与社会创新要素结合,重点建设3+5区域创新集群。深入推进与地方科技合作,实施院地合作专项工程,推进与省科学院建立互补双赢的“全国科学院联盟”,提升区域创新能力。积极推进与国资委开展战略合作,大力加强与中核集团、航天科技集团、电子科技集团、机械工业集团、中石油等一批重点行业大型企业的战略合作,共同组建创新联盟,共建研发中心与合作团队,联合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加强对企业的科技服务,支持企业提升技术创新能力。

完善激励科技人员开展科技成果转移转化的机制,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的转移转化队伍,完善多方共建转移转化平台的管理机制。按照产业领域需求集成我院科技成果,组成成果群和转化联盟,开展多种形式的科技成果对接活动。加大科技基础条件平台开放共享力度。

经过不懈努力,高质量完成“创新2020”目标任务,引领带动中国科技实现跨越发展,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向世界科技强国进军做出重大创新贡献。

推进工程化产业化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中国工程院院长、党组书记 周 济

一、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创新大会上指出,“必须从国家发展全局的高度,集中力量推进科技创新”,“必须把创新驱动发展作为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纵观历史,人类文明的每一次重大进步都是由科学技术的革命性突破所引领所支撑。进入21世纪,“科学技术日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

国际金融危机以来,世界经济竞争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新一轮科技革命蓄势待发,实体经济的战略意义再次凸显。世界主要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国家创新战略,将重振实体经济作为经济复苏的关键,着力提升科技创新能力和产业核心竞争力。科技创新成为未来国际产业竞争的制高点,科技竞争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更加突出。

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但我们清醒地认识到,以往的发展方式已经不可持续,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刻不容缓。实现科学发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最根本的是要依靠科技的力量,最关键的是要大幅提高自主创新能力,要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尽快走上创新驱动的轨道。

二、工程化产业化是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和重点。

实现创新驱动发展,最关键的是要促进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工程化产业化将科技创新与产业发展紧紧地融合在一起,是科技创新的关键和重要的组成部分。科技创新成果只有完成工程化并面向市场实现产业化,才能真正转化为强大的现实生产力,实现创新驱动发展。

推进科技创新成果工程化产业化,是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全面提升产业核心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

要牢固树立创新服务发展的意识,始终抓住科技创新成果工程化产业化这个关键,特别是实现重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的工程化产业化,把创新成果尽快转化为现实生产力,实现科技创新引领支撑产业发展,成为经济发展的内生驱动力。

三、全力推进科技成果的工程化产业化。

一是进一步解放思想,破除一切束缚创新的思想观念桎梏,最大限度解放和发展科学技术第一生产力。要深刻认识创新成果工程化产业化的重要意义,高度重视工程化产业化工作,真正把工程化产业化摆在创新驱动发展的关键重要位置;要从国家宏观管理层面,强化统筹协调,明确方向,突出重点,做好创新成果工程化产业化的顶层设计;要把主要的工程技术力量和科技投入放在工程化产业化工作上来,放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主战场上来。

二是建立健全以工程化产业化为主要任务的技术创新体系。技术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主体部分,工程化产业化是技术创新体系的主要任务。要面向国民经济主战场,牢固树立以企业为主体和以工程化产业化为主要任务的理念,切实推动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技术创新体系建设。

三是营造有利于工程化产业化的良好环境。要在政策上全力支持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关键在于落实促进工程化产业化的各种政策措施,主要是财税政策、金融政策、产业技术政策和人才政策,努力从根本上调动企业和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大力培育和发展科技中介服务业;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建设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工程化产业化人才队伍,特别要加强科研生产一线工程技术人才和高技能人才培养。人才,是我国科技成果工程化产业化最重要的资源和最强大的优势。

厚植科学技术基础 提升原始创新能力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党组书记 陈宜瑜

党中央、国务院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全面部署科技体制改革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工作。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刘延东国务委员在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统揽全局,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振奋人心,对今后一段时期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和科技创新工作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必将产生深远的历史影响。

科学基金制是我国科技体制改革的重要成果,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国家创新体系发展中担负着重要职责。我们要深入领会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精神,全面落实《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准确把握科学基金工作战略定位,突出更加侧重基础、更加侧重前沿、更加侧重人才的战略导向,改革创新体制机制,科学筹划未来发展,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夯实基础。

一、统筹资助部署,着力提升原创能力。

原创能力是国家自主创新能力的基础和核心,是一个民族对人类文明进步作出实质贡献的重要标志。科学基金工作要着眼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战略全局,统筹推动学科发展、培养创新人才、服务经济社会的战略部署。一是深化战略研究,增强资助工作的战略性和前瞻性。二是加强全面布局,推动学科发展。统筹实施资助计划,鼓励探索创新。三是面向国家需求,超前部署对国家长远发展具有带动作用的重要基础研究。

二、加强系统布局,稳定培养创新人才。

人才是自主创新中最根本、最活跃的因素。科学基金工作要着眼国家人才发展大局,尊重人才成长规律,针对不同类型和阶段人才需求,打造完整“人才链”,强化系统布局。进一步加大青年人才培养力度。启动青年基金到面上项目连续资助机制,引导青年学者沿着稳定方向持续研究。完善博士后资助机制,切实发挥博士后科研人员在创新研究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培育领军人才和团队。

三、推动战略协作,积极促进协同创新。

协同创新是提高创新体系整体效能的关键所在。科学基金工作要充分发挥有限资金的放大效应,促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加强与中央、地方科技管理部门以及产业界的战略协作,引导多元投入,推动资源开放共享,促进创新体系协同发展。完善联合资助模式,带动地方和行业投入基础研究,促进企业真心依靠科技创新实现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引导科学家主动面向产业发展凝练科学问题,推动科技与经济有机结合,探索基础研究领域产学研协同创新的有效机制。

四、实行卓越管理,努力营造创新环境。

完善服务科学家的保障体系。健全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条例》为核心的法规体系。加强成果管理,依法向社会公开项目信息,促进建立统一的项目管理数据库和科技报告制度。构建科学家信赖的评审制度平台。加强专家库建设和专家行为规范建设,最大限度保证优秀科研项目获得及时资助,最大限度保障创新人才得到稳定支持和持续培养,最大限度促进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引导科研人员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构建尊重科学、公正透明、激励创新的科学基金文化。不断完善科研诚信工作体系,严肃处理科研不端行为,弘扬科学精神,荡涤不良风气,以创新文化引领科研风尚。

我们要紧密团结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昂扬进取,真抓实干,精心建设更具活力、更富效率、更加开放的中国特色科学基金制,以优异成绩迎接党的十八大胜利召开!

弘扬创新文化 激发创造活力

中国科协常务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党组书记 陈 希

党中央、国务院隆重召开全国科技创新大会,对科技体制改革和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做出战略部署。胡锦涛总书记发表重要讲话,要求全党全国人民肩负起加快创新型国家建设的历史使命。温家宝总理的重要讲话,深入阐述了加强科技与经济结合的重要意义、目标任务和具体要求。胡锦涛总书记强调指出,要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知识,努力提高全民科学素质和全社会创新意识,充分激发全社会创造活力。这对于新形势下进一步加强创新文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深刻认识新形势下弘扬创新文化的重大意义。

弘扬创新文化是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必然要求。在全社会营造人人关注创新、人人支持创新、人人参与创新的浓厚氛围,是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强大动力和不竭活力。

弘扬创新文化是建设人才强国的客观需要。弘扬创新文化,激发创造活力,有利于推动形成创新人才竞相涌现、创造活力竞相迸发的生动局面,加快培养造就一支规模宏大、结构优化、布局合理、素质优良的人才队伍。

弘扬创新文化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紧迫任务。继承和发扬科技界长期以来形成的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不畏艰险、勇攀高峰的探索精神,团结协作、淡泊名利的团队精神,报效祖国、服务社会的奉献精神,有利于引领全社会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二、准确把握新时期弘扬创新文化的关键途径。

倡导科学精神是弘扬创新文化的根本动力。我们要把继承科学传统、倡导科学精神作为弘扬创新文化的重大任务,通过丰富多彩、扎实有效的科技教育、传播、普及活动,帮助广大人民群众树立正确的科学思想、崇尚崇高的科学精神、了解必要的科技知识、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

坚持诚实守信是弘扬创新文化的基本前提。我们要通过深入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引导广大科技工作者牢固树立科研诚信意识,大力弘扬严谨求实的优良学风,为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提升科学素质是弘扬创新文化的必要基础。我们要广泛开展群众性、基础性、社会性科普活动,推动形成人人关注创新、人人支持创新、人人参与创新的浓厚创新氛围。

三、科技社团要争当弘扬创新文化的生力军。

一要繁荣学术交流。精心打造高端学术交流平台,着力培育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中国科技期刊群,积极帮助科技工作者追踪科技前沿、交流创新成果、提升专业技能。

二要积极建言献策。围绕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难点问题,组织科技工作者开展深入调研、积极建言献策,服务科学决策、引领社会思潮,在服务党和人民事业发展中充分发挥科技思想库的重要作用。

三要普及科技知识。把提高全民科学素质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确保实现“十二五”期末我国公民具备基本科学素养的比例达到5%的目标。

四要倡导优良学风。按照全覆盖、制度化、重实效的要求,面向广大研究生、高校教师和科研人员深入开展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宣讲教育,并推动建立教育、制度和监督并重的防治学术不端行为长效机制。

五要宣传创新人物。大力宣传在创新科学技术和普及科学技术方面作出突出贡献的优秀科技工作者和创新团队,以科技工作者作为先进生产力开拓者和先进文化传播者的精神风貌引领社会文化潮流,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广泛凝聚智慧和力量。

充分发挥科技学科人才综合优势 大力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

教育部部长、党组书记 袁贵仁

胡锦涛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在刚刚闭幕的全国科技创新大会的重要讲话,深刻阐述了新形势下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明确了今后一个时期科技创新努力的方向和重点任务,是指引我国科技事业未来发展的纲领性文献,为提升高校创新能力、推进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指明了方向。教育系统特别是高等学校要认真学习领会,全面贯彻落实。

高等教育作为科技第一生产力和人才第一资源的重要结合点,在创新型国家建设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作用。我们必须进一步增强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充分发挥高校科技、学科、人才综合优势,全面提升高校科技创新能力,为建设创新型国家作出更大贡献。

面向国家需求,增强科技服务能力。高校科技创新要坚持服务发展,积极推动教育科技与经济紧密结合。要坚持需求导向、全面开放、深度融合、创新引领的原则,力求在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解决上取得重大突破。要不断完善高校创新体系,积极融入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使高校成为知识创新和技术创新的策源地;大力引导高校广泛开展产学研合作,以市场需求牵引技术创新;完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机制,推进技术成果产业化,促进产业转型和技术升级,大幅提升高校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

推进多元协同,不断完善创新机制。协同创新是胡锦涛总书记对我国科技工作和高等教育提出的新思想、新要求。高校要进一步强化校内协同,形成集成优势。要进一步加强外部协同,加快组织实施“2011”计划,积极探索建立多元协同的开放、集成、高效新模式,建立多学科融合、多团队协同、多技术集成的重大研发与应用平台,集中力量开展联合攻关,形成政产学研用融合发展的技术转移模式。要进一步推进国际协同,鼓励发起和组织国际科技合作计划,支持优秀人才到国际学术组织任职,着力培育一批高水平国际学术期刊。要注重构建和完善协同创新体制机制,为协同创新创造良好条件,构建协同创新长效机制,实现稳定持续创新。

推进管理改革,着力激发创新活力。要推进学术组织模式和资源配置模式改革,充分释放创新要素活力。构建以创新质量和贡献为导向的科研评价机制和激励机制,建立健全科学合理的人才评价标准,形成激励创新正确导向。要加大用人制度、薪酬制度改革,完善教师岗位分类管理,完善科技人员薪酬分配体系,鼓励和引导高校将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纳入绩效评价范围。要完善科研项目审批、经费管理、过程控制等制度改革,加大对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发现、培养、使用和资助力度,激发创新活力。

打造创新团队,积极构筑人才高地。要确立人才优先发展战略,以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为重点,积极参与国际人才竞争,有针对性地加大对海外顶尖人才,包括高水平人才团队的引进力度。要继续实施长江学者计划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培育高水平教学科研创新团队。要继续实施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放手使用优秀青年人才,对优秀青年人才独立开展科技创新给予倾斜支持。要不断完善科学研究和人才培养相结合的体制机制,建立寓教于研的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加强文化建设,努力营造创新氛围。要大力弘扬对祖国挚爱忠诚、对工作敬业奉献的优秀品德和对真理执著追求、对科学求实创新的精神,积极构筑培育高级科技创新人才、造就杰出科学家的精神家园。要大力加强科学道德和学风建设,规范学术管理,净化学术风气,提升科研诚信意识,保护知识产权,着力营造崇尚科学、求真务实、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

《人民日报》(2012年07月24日 16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