顾逸东院士、赵光恒总师一行调研国家授时中心“时频柜”研制进展
3月4日,中国科学院空间应用工程与技术中心顾逸东院士、空间应用系统总设计师赵光恒研究员和副总师刘国宁研究员一行6人到国家授时中心调研空间站高精度时频科学实验系统(以下简称“时频柜”)研制进展。国家授时中心主任、“时频柜”主任设计师、总指挥张首刚研究员,副总指挥李孝辉研究员以及项目核心成员十余人参加了调研汇报。
顾逸东一行听取了“时频柜”副主任设计师常宏研究员作的冷原子光钟分系统研制进展汇报,随后现场考察了冷原子光钟物理系统、窄线宽激光器和飞秒光梳研制情况,并与项目组骨干人员就部分技术问题进行了讨论。
赵光恒强调,国家授时中心要在“时频柜”初样阶段梳理和解决好遗留问题,要“拉条挂账”,既要做好整体工程化工作,将光、力、热、电、软件和六性等相关工作整体推进,也要做好过渡产品的研发,如超精细光学腔小型化等问题。他还要求授时中心在全面开展初样研制的同时,不仅要把控重要节点,还要监管好外协单位,保证项目的有序开展。调研中,赵光恒还同项目组骨干人员研究了冷原子光钟电控箱功能划分和安装结构等具体问题。
顾逸东表示,通过本次调研较为全面了解了“时频柜”项目的研制进展,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他指出,发展空间时频技术是国家战略需求,“时频柜”作为空间站科学实验系统最为复杂的装置,受到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关注,其成功研制和应用将使我国空间时频基准迈上一个新的台阶,占领国际空间时频技术的制高点,成为我国载人航天科学实验系统中的一张名片。国家授时中心“时频柜”系统的研制工作进展明显,但也要充分认识到后期研制的巨大挑战和困难,要继续加强队伍建设,做好科研队伍向空间工程转型等工作。
张首刚对各位专家的指导和帮助表达了感谢。他表示,空间时频技术是国家授时中心“一三五”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时频柜”研制是目前国家授时中心首要任务,“时频柜”系统全体参研人员将严格按照工程总体要求,全力以赴,确保任务圆满完成。
调研汇报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