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光晶格锶原子光频标研究进展
常宏1,2,张首刚1,2
(1. 中国科学院 国家授时中心,710600西安;
2. 中国科学院 时间频率基准重点实验室,西安710600)
摘要:介绍了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光晶格锶原子光频标研究的工作,主要包括锶原子的两级冷却与俘获,光晶格装载,钟跃迁探测,拉比振荡的测量以及基于光频测量的精密测量理论与技术研究。目前实验上获得温度为8.4 μK,数目约1×105个88Sr原子的一维光晶格;通过磁场混合3P1态与3P0态,扫描测量得到线宽为180 Hz的88Sr钟跃迁谱线;获得拉比振荡曲线且拉比π脉冲时间为5 ms时原子跃迁几率达到65%。基于锶原子光钟研究平台,国际上首次全面测量了锶原子组间跃迁(5s2)1S0–(5s5p)3P1所有天然同位素的跃迁频率;采用对两个外腔半导体激光器进行级联光学注入的办法,对光梳的模式进行选择和放大(重复频率250 MHz),成功实现了锶原子光钟的窄线宽冷却的689 nm光源,放大倍率达2×105倍,边模抑制比大于37 dB,线宽远小于240 Hz,为下一步锶原子光钟系统的简化提供了一条值得探索的途径。
关 键 词:光频标;锶原子;光晶格;钟跃迁谱
中图分类号: TM935.11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0637(2016)03-0150-12
DOI:10.13875/j.issn.1674-0637.2016-03-0150-12
引用格式:常宏,张首刚.中国科学院国家授时中心光晶格锶原子光频标研究进展[J].时间频率学报,2016,39(3):150-161.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