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亚欧共视时间比对试验
武文俊1,2,3,广伟1,2,3,张继海1,2,3,
高喆1,2,董绍武1,2,3,张首刚1,2,3
(1.中国科学院 国家授时中心,西安 710600;
2.中国科学院 时间频率基准重点实验室,西安 710600;
3.中国科学院大学天文与空间科学学院,北京 101048)
摘要:远距离时间比对是协调世界时(UTC)和国际原子时(TAI)产生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在UTC/TAI计算时,现主要使用如下国际时间比对手段:基于通信卫星的双向时间比对(TWSTFT)、基于GPS的全视和精密单点定位以及CLONASS的共视时间比对。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是我国独立自主开发的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现虽已在亚太地区实现了很好的卫星覆盖,但在欧美地区可视卫星数目仍然有限。尽管如此,利用4颗左右的亚欧大陆共同可视北斗卫星,采用北斗共视法获得了亚欧大陆间2~4 ns的长基线国际时间比对结果。该次试验为北斗参与UTC/TAI的计算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对于北斗拓展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协调世界时;时间比对;北斗;共视
DOI:10.13875/j.issn.1674-0637.2018-03-0200-06
引用格式:武文俊,广伟,张继海,等.北斗亚欧共视时间比对试验[J].时间频率学报,2018,41(3):200-205.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