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斗网专访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中心卢晓春研究员

 

(北斗网讯 记者李玲丽)在北斗系统逐步融入世界卫星导航系统的大背景下,全球卫星导航系统国际委员会第七届大会将于11月4日至9日在北京召开。北斗网记者特别邀请了中国卫星导航系统管理办公室国际合作研究中心副主任、中科院国家授时中心卢晓春研究员作客北斗会客厅,接受北斗网独家专访。

记者:您好,兼容与互操作工作组作为ICG委员会下设的工作组之一,请您先给广大网友介绍一下什么是卫星导航系统的“兼容和互操作”?

卢晓春: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都在加紧实施自身的卫星导航计划,预计2020年前后将有120余颗卫星在天上,完全可以利用多个GNSS系统进行导航定位服务;此外,卫星导航系统的频率资源日趋紧张,为了谋求共同利益,保证对用户的服务质量,卫星导航系统间需要加强“兼容和互操作”是不可避免的。

系统兼容性的基本原则是“确保没有损害”,即,单独和联合使用全球与区域卫星导航系统和增强系统,而没有对哪一系统或服务造成干扰或产生其它损害的能力。

互操作的基本原则是“联合优于独立”,即,相对于仅依赖单一系统的公开信号提供服务而言,联合使用全球、区域导航卫星系统与增强系统将为用户提供更好服务的能力。

记者:请您谈谈联合国全球卫星导航国际委员会(ICG)各个工作组与ICG的关系是什么?

卢晓春:联合国外空事务办公室(UNOOSA)于2006年在维也纳举办的第一届ICG大会上通过了ICG的工作计划。根据工作计划,ICG通过四个工作组来展开工作,分别是兼容与互操作、GNSS服务性能的增强、信息分发和能力构建、参考框架、授时和应用。

ICG下设工作组,负责与GNSS有关的各项内容的研讨,其工作安排和具体内容在自行商讨后,以建议的形式交由供应商论坛、ICG大会审核。工作组的各项研讨更偏重于技术交流与协调。

每个工作组在进行中间会议或ICG大会时,各参会代表可以单独或联合的形式提出建议供工作组讨论,建议经讨论通过后,召开大会,成为后续工作的重要内容。

记者:兼容与互操作工作组的主要职责有哪些?目前关注的重点是什么?

卢晓春:兼容与互操作工作组的主要议题与供应商论坛基本相同,主要包括兼容与互操作、开放服务信息分享、服务性能监测、频谱保护-干扰检测和减轻四个方面,与供应商论坛相比,兼容与互操作工作组的各项活动更偏重于技术协调与交流。另外,兼容与互操作工作组下设两个子工作组:兼容子工作组、国际GNSS监测与评估子工作组。

兼容与互操作工作组目前关注的重点有:统一的GNSS公开服务性能参数(包括定义与计算方法);兼容子工作组工作;GNSS频谱保护-干扰检测和减轻;国际GNSS监测与评估;GNSS互操作评估方法等。

记者:刚刚结束的第三届卫星导航年会对“信号体制及兼容与互操作”这个议题设立分会进行了专门研讨,请问研讨取得了哪些成果?

卢晓春:该分会与国内外专家全面讨论了卫星导航信号体制及兼容与互操作的热点和难点问题,积极探讨了卫星导航信号体制及兼容与互操作的发展思路,对我国卫星导航和北斗系统建设、对关键技术攻关和工程建设的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在卫星导航信号体制方面,内容涉及调制方式和信号质量评估等关键技术。分会提出的DualQPSK调制解决了卫星导航系统的技术难题,是一种达到极限性能的最优解决方案。给出的针对信号质量与评估的模型与算法,对建立信号质量的指标定义体系,建设GNSS空间信号质量评估系统有重要参考价值。提出的高阶BOC抗多径算法为解决确定高阶BOC信号作为北斗系统可用信号奠定了理论和方法基础。

在兼容与互操作方面再次强调了GNSS兼容与互操作的必要性和重要性,为有效、完善评价和分析兼容与操作以及开展双边和多边协调提供了发展思路,可用来指导工程建设。对于GPS、Galileo干扰分析结果,以及提出的兼容与互操作评估模型,可作为评价和开展GNSS兼容互操作和频率协调的参考。

记者:在空间频率资源有限的情况下,为给用户提供更优质的服务,全球卫星导航系统间的兼容与互操作就显得非常重要。从您的角度来看,应当如何进一步加强GNSS兼容与互操作,以造福全球用户?中国在兼容与互操作工作组中做了哪些工作?

卢晓春:GNSS兼容与互操作是卫星导航系统发展的未来方向,相关议题的进一步推进可以从4个方面进行考虑:(1)促进兼容与互操作各项内容的研究,为未来ICG的A组会议提供技术支撑;(2)积极与其它GNSS系统进行双边/多边协调,开拓系统间和谐发展的渠道;(3)培养优秀的国际化专业人才,并为其提供良好的环境保障;(4)加强对外交流合作,一方面深入了解其它GNSS系统,使兼容与互操作在“知己知彼”的前提下开展;另一方面广泛宣传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增加其影响力。

在A组中,中国专家参与了所有议题的讨论和子工作组的各项活动;并且在历届ICG会议A组的会议、中间会议中都有相关专家作报告。中国对于A组工作的参与,首先促进了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发展,系统能够“与时俱进”;其次通过会议讨论,积极寻求GNSS共同发展的方式;最后促进了兼容与互操作的研究和发展。

记者:北斗的加入给A工作组带来了哪些改变?

卢晓春:北斗卫星导航系统作为四大GNSS系统之一参与A组的有关工作是必然的。北斗的加入为A组工作带来的改变可以体现在以下5个方面:改变了原有的GPS“一枝独秀”的局面,通过与其它GNSS系统的合作,促进了GNSS各系统的全面和谐发展;在互操作方面,北斗对互操作本身持支持态度,并积极参与互操作定义、互操作参数等相关研究,解决了A组某些(如可视卫星数目与接收机底噪关系)互操作技术难题;在公开服务性能方面,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各位专家积极参与服务性能参数定义与计算方法的研究;在GNSS频谱保护-干扰检测和减轻方面,积极参与干扰检测和减轻等相关问题研讨,并愿与其它系统供应商就卫星无线电导航频谱保护方面展开交流合作;在国际GNSS监测评估方面,有关专家积极投入到我国iGMAS的建设中去,主导成立了ICG兼容与互操作工作组的国际GNSS监测与评估子工作组,为国际GNSS监测评估贡献不可或缺的力量。

记者:在ICG-7上A工作组要开展哪些工作?探讨哪些内容?

卢晓春:在ICG-7中,A组将进行会议报告和子工作组会议,其中:兼容方面,研究并细化兼容子工作组提案,讨论GNSS兼容多边协调的组织模型与程序;互操作方面,建立互操作评估体系,讨论星基增强(SBAS)互操作与地基差分GNSS(DGNSS)互操作定义和内涵;开放服务信息分享方面,研究讨论GNSS开放服务性能参数定义与计算方法;服务性能监测方面,讨论国际GNSS监测与评估全球监测站网设施、有关标准及规范、数据处理、数据通讯及数据服务;频谱保护方面,讨论GNSS频谱保护相关的法规、政策和技术研究,IDM信息分享、分发、协作和标准化研究。